JavaScript 高程设计——变量、作用域和内存问题
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值
5种基本数据类型:Undefined、Null、Boolean、Number和String是按值访问的,因为可以操作保存在变量中的实际的值。
引用类型的值是保存在内存中的对象。与其他语言不同,JavaScript 不允许直接访问内存中的位置,也就是说不能直接操作对象的内存空间。在操作对象时,实际上是在操作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实际的对象。为此,引用类型的值是按引用访问的。
基本类型值的传递如同基本类型变量的复制一样,而引用类型值的传递,则如同引用类型变量的复制一样。参数只能按值传递。
虽然在检测基本数据类型时 typeof
是非常得力的助手,但在检测引用类型的值时,这个操作符的用处不大。为此,ECMAScript 提供了 instanceof
操作符,其语法如下所示:
1
result = variable instanceof constructor
使用 typeof
操作符检测函数时,该操作符会返回 "function"
。在 IE 和 Firefox 中,对正则表达式应用 typeof
会返回 "object"
,在 Safari 和 Chrome 中返回 "function"
。
执行环境及作用域
每个执行环境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变量对象(variable object),环境中定义的所有变量和函数都保存在这个对象中。
如果这个环境是函数,则将其活动对象(activation object)作为变量对象。活动对象在最开始时只包含一个变量,即 arguments
对象(这个对象在全局环境中是不存在的)。
try-catch
语句的 catch
块和 with
语句可以延长作用域链。
垃圾收集
垃圾收集器必须跟踪哪个变量有用哪个变量没用,对于不再有用的变量打上标记,以备将来收回其占用的内存。用于标识无用变量的策略可能会因实现而异,但具体到浏览器中的实现,则通常有两个策略——标记清除和引用计数。
JavaScript 中最常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标记清除(mark-and-sweep)。当变量进入环境(例如,在函数中声明一个变量)时,就将这个变量标记为“进入环境”。从逻辑上讲,永远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,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,就可能会用到它们。而当变量离开环境时,则将其标记为“离开环境”。
到2008年为止,IE、Firefox、Opera、Chrome 和 Safari 的 JavaScript 实现使用的都是标记清除式的垃圾收集策略(或类似的策略),只不过垃圾收集的时间间隔互有不同。
另一种不太常见的垃圾收集策略叫做引用计数(referencecounting)。循环引用指的是对象A中包含一个指向对象B的指针,而对象B中也包含一个指向对象A的引用。
因此,确保占用最少的内存可以让页面获得更好的性能。而优化内存占用的最佳方式,就是为执行中的代码只保存必要的数据。一旦数据不再有用,最好通过将其值设置为 null
来释放其引用——这个做法叫做解除引用(dereferencing)。